近些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很多中老年人全年参加游泳锻炼,已逐渐成为一种时尚。游泳不仅是一项增强体质、磨炼意志、有益身心健康的运动,而且对配合临床治疗,促进病体康复,将会产生显著的效果,这是药无所不能替代的。游泳不仅可以增进健康而且对于改善老年人单调的心理环境、丰富精神生活、对减缓细胞的老化、防治老年抑忧郁症也有着积极的意义。医学界已经把游泳作为医治某些慢性病的辅助手段。
游泳运动的益处:游泳能全面均衡地锻炼全身的肌肉,加强人体御寒能力,改善心血管系统的功能,提高呼吸系统的机能,还可以提高身体的柔韧性。水的传热性有助于减肥。水环境中热传导能力比空气中高20多倍,因此,游泳会使体内热量大量散失。经常坚持游泳,就可逐渐消耗体内多余的脂肪,使人健美起来。同时,人体在水中游泳,冷水刺激还会反射性引起甲状腺素分泌量增加,甲状腺素可协调体内物质的能量代谢,加速肝糖原的分解和脂肪的氧化,这极有利于减肥。
水的低温性有助于增强新陈代谢、健美皮肤。游泳时水温通常低于体温。由于人在水中受到冷感刺激,为了防止大量散热,皮下血管会产生收缩。相对其他运动,游泳更有提高人体皮下血管循环功能,有利于新陈代谢和增强新陈代谢的功能。而且游泳可改善皮肤的血液循环功能,增加皮下组织的营养供应,使皮脂分泌量更加旺盛,新陈代谢更快,皮肤也就更健康。水的浮力有助于加大骨关节和肌肉的伸展性。水是具有浮力特性的,在水中类似于太空“失重”的状态,有助于加大骨关节和肌肉的伸展性。游泳时四肢关节和脊柱在运动中不会受到来自地面反作用力的直接冲击,不仅不易受伤,而且可增强全身骨关节和肌肉的伸展性与放松性。水的阻力有助于肌肉的锻炼、纠正不良体姿。
游泳也要讲科学:游泳虽然有较多的好处,但是,在参加游泳锻炼时也要注重科学,讲求实效,结合个人具体情况合理安排。哪些中老年人不适合游泳运动?对于患有严重的心血管疾病、高血压、肺结核、中耳炎等疾病的老年人,都不宜参加游泳,以免加重病情和发生意外。患有慢性病采用游泳进行治疗的中老年人,一定要遵照医嘱和有人指导。中老年人进行游泳活动的注意事项:参与游泳前要进行严格的体检,参与游泳运动前要严格体检,遵照医嘱。游泳对心肺功能要求较高,老年人在参加游泳时,必须经过医生检查身体,并征求医生的意见,制订运动处方。
游泳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游泳前,一定要在陆地上做几节操,使身体各部器官有所准备,特别是四肢和各关节要活动好,使身体感到微有暖意即可。准备活动也可以结合下水后要练习的动作做些模仿练习,更有利于提高水中动作效果。下水时不要猛然跳入水中,要先了解池水的深浅,或自然水域下有无障碍物。准备下水后可先用水拍打胸前背后,再缓慢入水。入水后不要马上剧烈游泳,应先在水中站立或行走,以适应水中环境。有条件者下水前要淋浴,一方面可以保持游泳池水的清洁,更重要的是使身体方面有所准备。身上有汗,不要立即下水,应擦干后再下水游泳。
水温不能太低:大多数老年人的心血管调节功能较差,水温太低(18℃以下)会加重心脏的负担,甚至引起意外。并且老年人的体温调节功能较差,所以不要在水中逗留过久。一般来说,在水中慢走、慢游10~15分钟,可上岸休息一会,晒晒太阳,走动走动,使身体暖和后再下水。游泳时要控制运动强度和时间,中老年人在游泳时,除保证游一定的长度外,还必须注意适当的负荷强度。如何控制运动强度?最简便的方法是测试自己的心率反应,因为机体活动时,对运动负荷强度变化最敏感的莫过于心率,而且一般人都可以对其进行自测。
当连续游泳结束时,或每游一定长度结束时,立刻测试脉搏的跳动次数,即可反映出心率的变化。游泳时的运动强度,应该将心率次数限制在:35岁应为次/分钟、45岁应为次/分钟、55岁应为次/分钟、65岁应为次/分钟、75岁应为次/分钟。超过了这一范围,就要进行必要的调整。一般来说,中老年人游泳时最适宜的强度应是心率控制在90~次/分,即保持在中等强度的负荷最好。结束游泳上岸后,一定要先将水擦干,有风时披上毛巾或浴巾,不要在穿堂风口处停留,防止感冒。如感到耳中有积水,可以采用单足跳或侧转头用手掌按压几次,即可将水排出。,同时,应进行淋浴,在自然水域游泳后要用眼药水点点眼睛,防止眼病。
其他注意事项:中老年人如果不是训练有素,最好不要参与游泳比赛,以避免情绪不稳定,身体紧张。中老人在游泳时尽量不做潜水、憋气动作,以防肺压增大,加重心脏负担引起意外。过饥、过饱时不要游泳。饥饿游泳易发生低血糖;过饱游泳不仅影响胃肠供血,且可因腹压增高发生急腹症。游泳对慢性病的治疗作用:防治肥胖病,由于生活的改善,身体肥胖的中老年人日益增多,而运用减肥茶、减肥药,效果并不佳,建议你积极参加游泳活动,将获得理想的效果。游泳增强新陈代谢,加速脂肪的消耗,并促进四肢、胸腹、腰背各部肌肉发达,增强内脏器官功能,提高人体抗病能力的同时,轻松愉快地实现减肥和健美的和谐统一。
防治关节炎:包括风湿性、类风湿性、外伤性等类型的关节炎,均很适合参加游泳体疗。关节炎患者在水中游泳,水会对人体关节产生一种机械应力,起到良好的按摩作用,使僵硬的关节得到放松;同时,在游泳时膝关节、踝关节等不必像跑步或走步时要连续不停地用力,从而使各个关节均能获得放松和休息,有助于炎症的消退和功能的康复。防治哮喘病:在水中游泳时,因水面及附近的空气中几乎没有什么灰尘和其他导致呼吸器官过敏的物质,所以是哮喘患者最适宜的自然环境,加之经常游泳锻炼可以增加肺活量,改善肺的呼吸功能,对防治哮喘病颇有裨益。
防治静脉曲张:游泳时由于下肢在水中不断的屈曲、蹬伸或打水动作,可以增大腿部肌肉的张力,使静脉血管得到按摩,促进静脉血液的回流,消除瘀血肿胀,从而起到治疗或预防静脉曲张的作用。防治失眠或神经衰弱症:尤其是脑力劳动者,因用脑过度而体力活动不足所致的失眠或神经衰弱症,通过游泳锻炼可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由于游泳是全身性运动,加速全身吐故纳新,促使大脑神经、血液循环、呼吸、消化和排泄等系统及内脏器官的功能得到改善和提高,特别是可以调整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与抑制,使之恢复平衡,因而可以较快地使失眠者或神经衰弱患者,获得较佳的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