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XX男79岁初诊日期:年4月29日
主诉:双下肢肿胀5年,间进行性皮肤发黑半年
现病史:患者双下肢静脉血管隆起多年,5年来逐渐出现下肢肿胀不适,近半年又见皮肤呈黑褐色,我院血管外科诊断为双下肢静脉曲张合并静脉炎,因惧怕手术治疗,一直配服迈之灵、甲钴胺、维生素B1等西药罔效。试想通过中医中药解除病痛,遂于年4月29日来我科就诊。
既往史:冠心病、慢性心率失常、动脉粥样硬化伴高脂血症、慢阻肺等
现症:双下肢呈可凹性水肿,表面血管均隆起扩张迂曲,呈蚯蚓状,左下肢重于右下肢,肤热,左下肢外踝上10cm至膝关节以下皮肤呈弥漫性黑褐色,未见溃疡,自感双下肢酸胀沉重乏力,活动后及入沐症状更重,舌紫红,苔黄薄腻,舌下脉广泛迂紫,脉细弦滑。
西医诊断:双下肢静脉曲张合并静脉炎。
中医诊断:筋瘤、脉痹
中医辨证:湿瘀下注、筋脉不和、久蕴化热、郁热生风成痹
治法:清利湿热、活血化瘀、血痹通脉、从四妙丸加减化载
处方:
生薏米60g黄柏15g川牛膝15g炙水蛭10g
土鳖虫10g山甲珠面冲服6g地龙15g木瓜24g
桂枝10g麸炒白术15g炒苍术15g牡丹皮15g
鸡血藤30g金银藤30g秦艽15g威灵仙15g
15剂
另:左下肢皮肤发黑褐色处涂抹青鹏膏,外用塑料薄膜覆盖,24小时更换一次。
二诊:(年6月12日)
患者以上方调治月余,左下肢弥漫性皮肤黑变已完全消退,也不肿不热,右下肢肿胀也已消退,自感下肢已无酸胀沉重感,苔腻化,不黄,舌仍紫红,脉细弦。
处方:活化通利善后
西红花0.3g水蛭面1g三七粉3g
一日剂量分二次服
嘱:忌久站久坐及持重物行走,活动时一定要穿弹力袜,不活动时要适当抬高双下肢。
按:下肢静脉曲张属于中医“筋瘤”“脉痹”范畴。《灵枢刺节真邪》曰“筋屈不待伸,邪气居其间而不待,反发为筋瘤”,其原因多与静脉先天禀赋不足,后天失于调摄,如久坐、久行、久立、久负重有关。本案四诊合参,除用四妙丸清利下焦湿热外,宜重用虫类药穿山甲、水蛭、土鳖虫、地龙四药。其中穿山甲,味淡性平,气腥而窜,其走窜之性,无微不至,故能血通脏腑,贯彻经络,透达关窍。凡血凝血聚为病,皆能开之。(《医学衷中参西录》);水蛭味咸苦性平,土鳖虫味咸性寒,皆为破瘀血而不伤新血,祛邪而不伤正的活血通络之品,且共有利水道,消肿败毒之用;地龙味咸性寒,能泄热解毒,利水通络“引诸药直达病所”(《得配本草》),所以这四味虫类可共奏搜剔络道,活血行水之功,使下肢静脉功能改善,水肿消退,肤色恢复正常。方中另取桂枝湿退阳气,可鉴别虫类药过于寒凉之弊。同时页游通经络作用。用鸡血藤、金银藤二药取藤类药能舒筋活血之功,威灵仙辛温能祛风除湿,通络止痛,木瓜酸温更能舒筋活络,化湿和胃,所以对静脉曲张或静脉瓣膜功能尚未完全丧失的病患,在中医选方用药时,一定要掌握药物的寒湿配比,温清需用,对疗效的取得是至关重要的。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