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4月,医院医院创建验收,云南藏区唯一的“三甲”医院诞生,迪庆州无“三甲”的历史宣告结束。迪庆州是云南省海拔最高、气候最具挑战的滇、藏、川三省交界之地,高原疾病频发,医疗资源匮乏,以往,老百姓只能赶路前往大理、丽江求医。
急当地所急,服务当地所需。为助力当地打破医疗发展困境,自年6月起,医院北部院区(原医院北院)承担起结对帮扶医院的任务。截至目前,医院先后派驻12批次共60名专家到医院开展帮扶工作。在医院的长期帮扶下,医院先后开展了急诊pci、巴曲酶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脑电图、腹腔镜下胃癌、食道癌、显微镜下精索静脉曲张结扎术等新技术50多项。
成功创建“三甲”并非终点,而是迈向更高质量发展的新起点。一批批医院医疗骨干前赴后继,源源不断为医院建设成为东部涉藏地区的区域医疗中心注入强大力量。
让“雪山来客”在家门口看病
“我们有底气留住病人了!”医院院长和嘉明激动地介绍道,医院从年的3个临床学科发展到今天的24个临床学科,离不开医院的长期帮扶,“过去,我们的普外科只能做二级手术,现在已经跻身云南省普外科前十;过去,我们没有神经内科,现在已发展成为病人会慕名而来的特色科室,总体服务能力大大提升”。
迪庆州位于云南省的西北部,是东部涉藏地区南来北往的要塞之处,医院有40%的病人来自西藏林芝、四川甘孜等地。特殊的区位赋予了医院特殊的使命——不辜负每一个“雪山来客”的期望。
“我们的目的就是帮助当地同行拓展新领域,尝试完成曾经不敢做的手术。”医院普外科主治医师、第12批次援滇医疗队队长蔡正昊今年7月来到迪庆,立刻马不停蹄地投入工作,两个月内负责开展20多台消化道微创等方面手术,指导开展手术近40台。“近些年来,医院对州医院普外科帮扶力度非常大,当地医生已经有了一定的技术基础。开展手术时,我更多是站在一边指导他们,帮助他们建立信心,完成实操。”据悉,目前普外科在95%以上的胆囊结石、阑尾炎、腹部沟疝、胃肠肿瘤等都已实现微创治疗。接下来,科室还将重点提升肿瘤全程管理能力,包括分子治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
医院还通过探索新项目来促进薄弱学科的成长。过去,医院病理科并不具备出报告资格,但是随着全院医疗服务能力的整体提升,对病理科提出了更高要求。医院病理科骨干阮淼来到科室后,从规范化取材和诊断、出具规范化的病理报告等方面入手进行带教。“瑞金的医生来了,我们遇到疑难杂症都不用再发往昆明会诊了!”当地医生感慨地说。不仅如此,阮淼还联合超声科围绕甲状腺细针穿刺开展细胞病理研究;探索术中冰冻病理检查,有效降低再次手术的比率,新项目填补了当地空白。
新科室、新项目、新作为。“十三五”期间,医院的发展成果斐然,“十四五”医院提出发展新要求。不断前进的步伐中,不变的始终是回应百姓所盼、为人民服务的初衷。
“双向奔赴”打造带不走的医疗队
万丈高楼平地起。有了地基和钢筋以后,还要有血有肉——医疗资源稀缺根子上是人才匮乏。在医院,科室专业人才青黄不接的现象一度非常突出,老主任已经快退休了,而年轻医生刚刚开始工作,亟需培养一批能够承上启下发挥持续动能的中层骨干。
针对这一现状,医院制定了完备全面的人才培养计划。上海援滇医疗队帮扶期间进行一对一带教,制定医教研教材,落实规范化教学;设立临床课题研究,创造理论探究机会,鼓励当地医生自主思考;打破各自为阵现状,打开多学科合作发展思路;优选好苗子,送往医院进行系统性培训。
“我们用尽每一分每一秒,把自己所学教给当地同行,仍常常感叹支援时间太短。”医院消化内科骨干、第11批次援滇医疗队队长陈希说,“医院科室建设是一个长期工程,只有培养出一批批带不走的人才,才能真正帮助他们实现突破发展。”今年7月,陈希完成帮扶任务,返沪前选好了继续深度培养的苗子——王淑秋。目前,王淑秋正在医院内接受全方位的培训,包括学术会议、病例汇报、论文写作等。
每一次的“双向奔赴”,都在为医院的腾飞注入新动能。据陈希介绍,医院每一批援滇医疗队返回上海时,都会带上医院发展中的切实需求,为下一批医疗队的“排兵布阵”提供参考。第12批次援滇医疗队中的病理科和超声科亦是如此。
“当地和上海在设备硬件上几乎没有差距,最缺乏的是掌握设备、诊断疾病的能力。”医院超声科郑斌说。在他到医院前,这里的甲状腺结节穿刺诊疗需要请外院医生来做。“希望能通过系统性的教学,把这项技术留在当地。”
在郑斌的穿刺课堂上,超声科主治医师取追是积极分子之一。“郑老师带教采用理论和操作相结合的方式。因为细针穿刺需要反复练习,我们买了一块猪颈肉,在里面放入蚕豆、豌豆、椰果果冻等,模拟人体结构,练习穿刺手感。”从初时的畏惧到逐步建立信心,取追对穿刺技术的兴趣越来越浓厚,已可以在指导下进行甲状腺结节细针穿刺抽吸活检操作。“穿刺是术前更为精准的评估。接触了穿刺以后,我们才发现,原来有些结节是不需要手术的。现在,我们可以为病人提供更好的个体化治疗方案。”取追欣喜地说。
“派进来,送出去”成为医院与医院长期稳定互动的重要方式。在一年年的“接力”帮扶下,“瑞金模式”正在雪域高原书写着新篇章。
栏目主编:黄银龙
文字编辑:崔家琛
本文作者:陈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