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日报《百姓健康》专版第期
什么是下肢静脉曲张? 静脉曲张是指由于血液淤滞、静脉管壁薄弱等因素导致的静脉迂曲、扩张。下肢静脉曲张是指发生在人体下肢的静脉曲张。静脉曲张的英文名为VaricoseVeins。Varicose源于希腊语,意为“像葡萄样的”,对静脉曲张的症状作了非常形象的描述。我国明代的中医典籍《外科正宗》中对静脉曲张的描述则更为具象,“筋瘤者,坚而面紫,垒垒青筋,盘曲甚者结若蚯蚓。”据相关数据统计显示,目前我国下肢静脉曲张的发病率约为10%,且已呈现逐年上升趋势,而在美国,下肢静脉曲张的发病率则高达25%。 为什么会得下肢静脉曲张? 我们人类每天有很大一部分时间都处在直立行走或站立姿势,长时间的站立就会对人体下肢静脉产生持续的压力。人体在正常情况下,下肢肌肉在活动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收缩和挤压作用(具有“泵功能”作用),下肢静脉中的瓣膜也会发挥它的抗返流作用(单项阀门作用,即血液不会倒流),同时胸腔负压也会使回心血量增加。因此,静脉血就能源源不断回流到心脏。 而在病理情况下,静脉瓣膜不能起到单项阀门的作用,静脉血倒流到下肢,造成静脉淤血和持续高静脉压力,加上静脉壁弹性减退、小腿肌肉泵功能不足等原因,就会使得下肢浅表静脉逐渐扩大、迂曲,形成静脉曲张。 下肢静脉曲张的致病因素 目前,下肢静脉曲张的病因学观点主要包括静脉瓣膜功能先天性结构不良学说和生活环境致病论学说,致病因素包括: 1.家族病史:有家族病史者的患病率明显高于无家族病史者。 2.长时间站立工作:长时间站立工作的人群中,发生下肢静脉曲张的可能性比非长期站立者增加60%,比如教师、护士、交警、车工等。 3.体形过于高大、肥胖。 4.妊娠期的妇女:妇女怀孕后由于增大的子宫压迫髂血管,阻碍下肢血液回流是发生静脉曲张的重要因素。 5.腹压增高:比如患有前列腺肥大、便秘、长期慢性咳嗽等患者。 6.长期坐着工作:与长期站立工作者相同,长期坐着工作的人也易发生静脉曲张,这与坐着时下肢静脉弯曲不利于血液回流,加之无小腿肌肉泵的收缩等因素有关。 引起下肢静脉曲张的疾病有哪些? 1.原发性的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症。 2.深静脉血栓后遗症。 3K-T综合征(一种先天性周围血管疾病):与静脉先天性的畸形有关。 4.髂静脉压迫综合征:与解剖因素或盆腔肿瘤等因素有关。 5.下腔静脉阻塞综合征。 6.布加综合征:多见于年轻患者并伴有腹壁静脉曲张。 下肢静脉曲张的具体表现有哪些? 1.下肢胀痛不适:腿部觉得沉重、乏力、瘙痒,更甚者会出现胀痛不适。这些症状在睡了一天以后会明显缓解,而到了下午或是在长时间站立、行走后会明显加重。 2.下肢明显肿胀:一侧腿部尤其是膝下小腿明显肿胀。如果患者下肢静脉曲张不那么明显,但是肿胀特别明显,建议尽早去血管外科就医,因为这种状况很可能在提示患者深静脉出现了某些问题。 3.皮肤发生变化:这是比较严重的表现。患者小腿下三分之一(也叫足靴区)的皮肤出现明显的皮肤色素沉着,甚至变得粗糙;或是有溃疡形成,甚至溃疡反复不愈合。溃疡的反复不愈合就是我们常说的“老烂腿”。当腿部皮肤颜色出现改变时,往往提示着患者的静脉曲张症状开始加重。 在此特别提醒大家注意,下肢静脉曲张绝不能轻视,一旦下肢静脉曲张达到3级及以上程度,即腿部有肿胀感和可见的曲张血管,就应尽早到血管外科就诊,防止疾病进一步加重。 得了下肢静脉曲张应该去哪些科室就诊? 下肢静脉曲张是一种进行性疾病,一旦患病但又没采取及时有效的治疗措施,就会越来越严重,通常到了中、晚期会合并一些并发症状,出现皮肤颜色变深、腿部瘙痒不适等。许多患者误以为这是皮肤病而去皮肤科就诊,其实这些症状的病根是在曲张的静脉血管。因此,有了以上症状应该首选去血管外科就诊,医院没有独立的血管外科也可以到普外科就诊。
(未完待续)
(文章来源:医院血管外科主任医师代毅)
编辑:沫轩
审稿:葵
(以上图片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方删除)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