栓不住动起来

●专家简介

杨艳莉,女,副主任护师,市一院心脏血管外科护士长,从事临床护理工作25年,护士长管理工作14年,擅长心脏、血管、介入、传染病的临床护理和护理管理,在介入治疗围手术期护理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近五年发表护理论文2篇,获国家实用新型护理专利2项,医院先进工作者及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血栓就像是游走于血管内的幽灵,一旦堵塞血管,会使血液的运输系统瘫痪,其结果是致命的。而且,血栓可发生在任何年龄、任何时间,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命健康。当血栓卡在脑部,中风了;当血栓堵在胸口,心梗了;当血栓跑到肺部,肺栓塞了。血栓是全球前三位的致死性心血管疾病——心肌梗死、脑卒中和静脉血栓栓塞症的共同发病机制,前两者的严重程度已被公众广泛了解,虽然静脉血栓栓塞症位列第三大心血管杀手,但遗憾的是公众知晓率却很低。

血栓的危害

血管长期堵下去就会产生不可逆的影响,所以血管堵塞,必须就医。不过总有人想要DIY通血管,而这些“反面教材”真让人哭笑不得。输液通血管?行不通!血管不是落水管,随便冲就能通,再说斑块长在血管壁内,输液也完全攻不下它。吃醋软化血管?醋中的醋酸确实能让食物变软,但酸碱中和后的醋完全不能“酸”死斑块。洋葱、大蒜通血管?其中的含硫化物确实好处多多,能抗氧化、降低胆固醇、抗癌,但对血管还真没太大作用。

血栓形成三要素

静脉血流滞缓、静脉壁损伤(血管内膜损伤)、血液高凝状态是血栓形成的三要素。其他危险因素还包括:年龄40岁、手术时间60分钟、先前有DVT、肺栓塞、肿瘤、下肢或骨盆骨科手术、广泛多发损伤,严重骨折、胸腹盆腔手术、肥胖、静脉曲张、糖尿病、妊娠、产后、口服避孕药、心衰、心梗、脑卒中、吸烟、长期卧床等。

如何预防

静脉血栓是可防可控的。世界卫生组织提醒,连续4个小时不运动就会增加患静脉血栓风险。所以,要远离静脉血栓,“动”是最有效的防控措施。

首先,要树立“久坐不动易患血栓”的观念,在生活中改掉“久坐不动”的习惯,是预防血栓必备方法!动起来,从头到脚防血栓!

走路防血栓,要注意“三五七”原则:“三”是指每天要步行米以上,且保证30分钟,并坚持做到有恒、有度,过分激烈的运动对身体不利;“五”是指一星期要运动五次以上;“七”是指运动后心率+年龄=。例如:50岁的人,运动后心率达到次(身体极好者可达到次;身体不好者不要超过次,具体要根据自己的身体情况来调节)。

如果觉得“三五七”原则太难记,那就记住一句话:每天至少快走30分钟,直到身体发热、微微发汗,就达到锻炼效果了。

血管堵塞最好的治疗永远是预防,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积极锻炼、均衡膳食、远离烟酒,控制好已有的慢性病,合理用药,谨遵医嘱,愿大家的血管永远不堵车。

杨艳莉




转载请注明:http://www.huohaoduo.net/jbgs/11252.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