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静脉曲张的危害有哪些?如何预防?
下肢静脉曲张俗称“蚯蚓腿”,主要是由于先天性静脉管壁薄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或长时间维持相同姿势,导致血液在下肢静脉内蓄积,静脉内压力过高而出现的静脉迂曲、扩张。
从外观上来看,它多表现为扭扭曲曲像蚯蚓一样的青筋突起,有时还会出现小腿皮肤萎缩、脱屑、色素沉着等症状。
下肢静脉曲张的病因有哪些?
下肢静脉曲张多发生于持久站立工作或重体力劳动者,如售货员、教师、军人、搬运工等。女性生育多胎及明显肥胖的人群也较多见。
1、久站或久坐:
久站时下肢静脉血流受到重力的持续作用导致返流,返流的血液长期对静脉瓣膜造成压力,进而出现瓣膜关闭不全,导致静脉曲张。
久坐会导致盆腔充血,给下肢带来更大压力,特别是跷二郎腿、盘腿坐等姿势非常容易压迫到腘窝静脉,影响血液回流。
2、长期从事重体力劳动:
从事重体力劳动时,一般都需要腹肌的参与,这会造成腹压增高,而腹压增高容易使下肢静脉间断性受压。慢性咳嗽和便秘的人群也容易因腹压增高而影响下肢静脉血液回流。
3、静脉损伤:
小腿静脉受损会影响血管壁弹性和瓣膜功能,从而引发伤处的静脉曲张。
4、妊娠妇女:
妊娠时子宫增大造成髂静脉受压,引起静脉压力过高;同时,妊娠期盆腔内血流量增加,也会影响下肢的血液回流。
5、先天瓣膜异常:
先天瓣膜异常造成腿部静脉“阀门”关闭不全,血液倒流,便形成了静脉曲张。像先天性静脉壁薄弱,静脉瓣发育有问题的人群,静脉曲张就容易找上门。
静脉曲张症状级别
CO级:
无可见或可触及的静脉疾病体征;
C1级:
有毛细血管扩张、网状静脉、踝部潮红;
C2级:有下肢静脉曲张,下肢皮肤表面有静脉隆起
C3级:有水肿
C4级:有静脉病变引起的皮肤改变,如色素沉着、湿疹和皮肤硬化等
C5级:
有静脉病变引起的皮肤改变和已愈合的溃疡
C6级:有静脉病变引起的皮肤改变和正在发作的溃疡。
END
注意预防静脉曲张
各位静脉曲张的患者,应增强健康意识,有症状的医院就诊,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治疗。切莫等出现了严重的并发症,再乱投医,从而错过最佳治疗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