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男性患者性生活正常,且每次性生活都能排出精液,且“量”还不少,而在进行精液检查时,却有人被诊断为无精子症。这时,有些患者就会很疑惑,既然能射出精液,怎么还会是无精子症呢?
精液≠精子其实这里混淆了精液和精子的概念。精液和精子是不同的,精液包括前列腺液、精囊液、睾丸和附睾的液体,以及其他附属腺体分泌的液体,其中睾丸来源的精子仅占极少的部分。由于睾丸不产生精子,或者产生的精子不能排放出来,对精液的量并不会产生较大的影响,就像经过输精管结扎进行节育的男人仍然可以有正常性生活并排出精液一样。所以,尽管一次射出大量的精液,但里面可以有精子,也可以没有精子。
无精子症的分类无精子症分为非梗阻性无精子症和梗阻性无精子症两类。前者是生成精子的“工厂”——睾丸里由于各种原因没有产生精子,存在生精障碍,多数情况下是先天性的,或者后天性的已经过了青春期难以治疗;后者是睾丸产生了精子,但是道路不通,无法运输出去,部分可以手术解除梗阻,部分人可能自然受孕,不能自然受孕的可以直接取精子进行第二代试管婴儿技术助孕。
判断是哪一类无精子症,首先需要询问病史,如询问有无青春期后伴睾丸炎的腮腺炎、疝气等手术史、家族遗传病史等。然后进行一系列的相关检查。先进行精液检查,再通过性激素检查推测睾丸功能,同时进行睾丸、附睾、输精管、前列腺和精囊超声检查,了解梗阻可能发生的部位。然后进行精浆生化检查,精浆主要由附属性腺(附睾、前列腺、精囊腺、尿道球腺)的分泌物组成,因此精浆生化检查对评估附属性腺的功能以及附属性腺是否存在梗阻有重要意义。染色体核型分析和Y染色体微缺失检查可了解基因缺陷情况。睾丸活检和附睾穿刺对局部组织损伤较大,一般放在最后做,而且须男科医生觉得有必要时才做。通过上述检查,可以找到病因并且进行无精子症的精确分类。
睾丸生精功能障碍的患者,其睾丸不能产生精子,或只产生极少量精子,导致精液中无法找到精子,这其中可能由于先天性因素(如睾丸下降不良、基因异常、生殖细胞发育不良、内分泌异常等)引起,也可能由后天性因素(如创伤、睾丸扭转、生殖道感染、肿瘤、精索静脉曲张、污染放射等)导致。其实,睾丸生精功能障碍,并不是意味着绝对不育。有些患者通过治疗,改善睾丸生精功能产生精子,或提高睾丸取精的成功率,从而完成生育。
无精子症的治疗梗阻性无精子症:大部分都可以通过试管婴儿技术生育后代,就是先进行睾丸或附睾取精手术获得精子,再进行第二代试管婴儿技术助孕,技术。一小部分梗阻性无精子症,可行显微外科复通手术,使精液中重新出现精子。
生精功能障碍性无精子症:少部分患者可以通过药物治疗或者睾丸取精手术获取精子后做试管婴儿:如果睾丸取精手术没有找到精子,就只能用精子库精子做供精人工授精或供精试管婴儿技术了。
最新活动更多详情添加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