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专家陈锡江怎么喝茶更健康茶和人的关系

苏孜阿甫 http://pf.39.net/bdfyy/bdfyc/170224/5231226.html

陈锡江

资深茶人

凯捷集团茶系统质量总监

01古中医文化里的茶密码陈锡江:喝茶没毛病

喝茶,讲究的是“体感”。但身体与茶叶之间的合象,该如何去剖析解读?资深茶人陈锡江经三十多年的事茶沉淀,考究《黄帝内经》、《神农百草经》、《伤寒杂病论》等古中医文化典籍,力求破解古中医文化里的茶之密码。

一泡好茶,遵循天地、四季之规律而来,依附人体五脏六腑运作之道而去!其中玄机,陈锡江认为核心要义是“以人为本”——利用茶汁内各物质动态平衡能量及茶叶“清”的特性,来辅助人体五脏六腑日常升清降浊,调理身心和谐,这是数千年来中国人饮茶之根本。

从天时、地利、人和三个维度解读“一泡好茶的诞生”,或可明了“喝茶没毛病”的更深蕴义。

02天时:一泡好茶何时来?

“蕴,埋藏和生机;运,时机把控;韵,母体的能量状态。好蕴,好运,最后才有好韵。”陈锡江以三个同音字描述了天时对于制作好茶的重要性。

我们常说“一叶知秋”,通过一片叶子的轨迹,看到它的成长规律,比如成熟度、时间、方位、能量等。甚至,可以窥见自然、人、人与自然的内在逻辑与发展规律。天时如此,人亦如是:唯有少年的努力生长,方有中年的累累硕果,及至未来晚年的温暖充实。

制茶道:“法则天地,调于术数;顺之则生,逆之则乱;春茶养阳,秋茶养阴;水火既济,此其道生。”凭“窥一叶而知全茶”自然之理,可鉴别初制工艺是否到位和质量好坏程度。精于乌龙茶调制的陈锡江为此还拟出一份“乌龙茶制茶十二时辰”表:

申时(15一17点)采、晒、晾;酉时(17一19点)摇、晾交替结合做青;戌时(19一21点)摇、晾交替结合做青;亥时(21一23点)摇、晾交替结合做青;子、丑、寅时(1一5点)水筛静置摊晾;卯时(5一7点)杀青、揉捻;辰时(7一9点)凉索、初焙(紧结形,焙、包交替结合);巳时(9一11点)复焙(紧结形,焙、包交替结合);午时(11一13点)足干;未时(13一15点)摊凉、入库。

茶属食疗本草药食同源的一味清物,传统上认为茶为百病之药,可治未病(清浊防堵。人体病源:寒、堵、虚)。但如果不遵循天地、四季之规律去制作,效果反而会恰得其反。陈锡江说:有的茶喝了让人身心不舒服,根本上就是这泡茶做坏了,或不符合你的体质,阻碍了经络的通畅、气血的正常运行。长期喝些品质有问题的茶,对人体伤害不逊于砒霜。陈锡江介绍,例如申时采茶,此时自然界阳气收,犹如秋天空间湿度低,叶子新稍失水正常;卯时为炒茶的好时机,此时天破晓,阳气初升,犹如春天空间湿度升高,叶面开始返阳回水,要及时炒制,不然过时不候。

对于素人饮茶,陈锡江建议:春宜饮花茶、绿茶,特别是蒸青绿茶(春天养肝,绿色入肝,协助肝主疏泻,濡养肝胆);夏宜饮红茶、绿茶、黄茶(夏天养心,红入心,苦入心,祛除上焦心肺暑热);秋宜饮白茶,特别是“陈年白”(秋天养肺,白入肺,气轻走上焦,协助肺主肃降之性);冬宜饮红茶、普洱茶(冬天养肾,阳在内,红黑入少阴,祛除心肾虚火);一年四季喝乌龙茶(性平,香高汤色橙金黄,入中焦脾胃,协助提高脾升胃降功能。脾胃为后天之本,全身气血生化之源)。

03地利:一泡好茶何处来?

中医对药材的标准是“地道”,“道”:时间参数,“地”:空间参数。茶生长在特定时间和地域,才叫“地道”。

陈锡江强调“地道”为好茶之基础,为此还给福建乌龙茶总结出质量风格特点:南区,重香求水,在人体入气分;北区,重水求香,在人体入血分;西区,香水兼具。

“调”则为好茶之提升的关键。茶在天地之间,诸多茶事:选山场、植保、采摘、初精制、调配、焙火、品饮等,势必要顺应天地,也就是说我们在天地之中,唯一能做的就是通过“调”实现“重造”的目标!中华文化“调”这个系统一共有二法——顺法和逆法。人亦如此。

对于地利之思考,陈锡江认为未来5年将是茶区生态环境、土壤、加工方法的修正恢复期,回归丰富饱满健康的茶汁是茶历史唯一正确走向。届时应会以闽南工艺为首的乌龙茶,塑造出不同外形(卷曲、球形、条形等)出现于市场,将颠覆目前全国茶类消费占比60%为绿茶的市场现状,一跃成为中国茶市下一个百年主导。

对于做饮料基茶的老茶园和低产茶园,如果暂时不考虑茶园改造,又考虑从中得到些较好的经济回报。应该从丰富产品茶汁的前题下功夫,改换传统炒青工艺为蒸气杀青,通过蒸气来软化叶质增汁保收。蒸气杀青工艺会出现一个问题是,杀青叶水份含量过高不便于下一道揉捻成形,想解决此难题,应采用传统乌龙茶复烘复揉或复炒复揉方法。

地利为茶之生命根本。在护持生命的过程中,一定要把水浇到根上去,施肥施到根上去,在根上浇水施肥,才是可以还复生命还复本质,达到“固”的状态。

一泡能成为“治未病”、“药之源”的好茶,需依托山川地域、风水土壤的特点,选好品类,做好培育养护。简单的说:看病不是树子落叶我们去治树叶,而是看到树子落叶了以后,我们去根上浇水,这才是合乎于“古中医文化”的学问…

04人和:一泡好茶有何用?

一人之身必有天下之象。

伴随多年的茶叶生产加工实践,陈锡江在精研古中医文化的基础上,也解决了不少困惑自己的问题。比如以乌龙茶初制做青过程中产生“积青”的病理,来辨证论治人体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腰脊间盘突出、长骨刺、骨关节炎、痛风等疾病。

什么是积青呢?“积青”有闭阻不通的含义,通常是因自然界风、寒、湿、热等外邪侵袭青叶新梢,或人工操作不当,欠轻拿轻放等闭阻新梢,水(叶内津液)不能畅行,引起梗、芽心、叶柄、叶片脉络受损不全,叶细胞正常氧化运行受阻表现。

陈锡江举例说:我们身边几乎都有“天气播报员”。有时候,天气明明还很好,他却突然说:“一会就要阴天下雨了!”果不其然,没过多久外面就狂风大作、大雨倾盆。实际上这料事如神单纯就是关节炎犯了。正如《素问·痹论》说:“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

又比如针对乌龙茶成品茶容易出现酸味的问题,经多次借助古中医系统理论对人体静脉曲张、脑部震颤、手足抽筋、运动后全身酸痛、夜里磨牙、瘀血性便秘等症状的深入思考,在辩证论治中得到了极大的启发,明白了防止茶叶酸化的办法。

陈锡江说做茶如看病,要去理解一片叶子,它有什么毛病?自然界的病理与人体的病理是一样的,认真观察,你会看到它生命力最旺盛的时点,你会了解该如何去解决存在的毛病。比如说,泡饮时盖碗中的叶底,如果能抱成团的肯定是好的,一旦叶底是疏松或是张牙舞爪的,这泡茶绝对比较低端。这就像一个刚出生小baby身体是很柔软的,双手紧握着拳头而来,朝气蓬勃;而如果是人走到生命尽头那刻,全身是僵硬冰凉的,双手是撒手而去。

陈锡江介绍自己接下来将要作的功课:一是想更深地考究、梳理古中医文化与茶之间的理论研究;二是要在事茶实践过程中,尤其是初制精制调配当中,解读茶与身体之间合象关联;三是想系统化地整理出古中医文化里的茶之密码,供茶人参考,让市场上有更多中正平和的健康好茶。

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欢迎


转载请注明:http://www.huohaoduo.net/zzbx/108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