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抗日电影和当过兵的老人们都知道,那个时候的士兵腿上都会缠一圈又一圈的布条,看上去十分地醒目,这就是当时军队中所流行的绑腿。这个绑腿的对士兵来说,虽然绑上非常复杂,但是却是非常有用。
那个年代的军队,无论是红军还是八路军、解放军还是日军,都经常长距离行军,一些长途奔袭军事行动,每天辗转上百里路一点也不稀奇。如果没有绑腿,一天跑下来,血液就会顺势积压到腿部,双腿就会酸痛不已,第二天再走路,基本上就是在上刑,对战斗力的影响非常大。事件一长,战士们还会患上下肢静脉曲张,引发一系列的病发症。
而且绑腿能扎紧裤口,在军队活动于山区的时候,能防止低矮灌木杂草的荆棘刮伤,坚硬锐利的石头划伤,还能防止蛇虫鼠蚁的叮咬。
除此之外,绑腿还可以作为战时,临时绷带。如果在战斗中负伤,绑腿可以解下临时包扎伤口止血。如果战友负伤,失去行动能力,绑腿布还可以配合树枝制作简易担架,将伤者台下火线。此外绑腿还有替代绳索、保护脚踝、保护军裤、捆绑东西等妙用,可谓是一物多能。绑腿如此多的功能,让它在机械化没有完全普及开来的时代,成了中国军队的标配。从的辛亥革命到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甚至是后来的对越自卫反击战,我们都能看到绑腿的身影。
但绑腿对于当时的中国的军队如此重要,有一场战争,我们却完全看不到绑腿的身影,这就是我们的立国之战,朝鲜战争。那为什么我们看不到志愿军打绑腿了呢?难道是他们当时忘了吗?
凝固汽油弹其实志愿军在朝鲜战场,突然不打绑腿,是有着特殊原因的。大家都知道年的美国,携二战之威,是当时世界上最强的国家,不但财大气粗,还有着各式各样的新式武器。而美国人为了达到大规模杀伤和攻克堡垒的效果,发明了一种叫做,凝固汽油的东西。这种物质虽然成本较高,但却在战争中被大量使用,反着钱多无所谓。
这种凝固汽油通常被添加到两种武器中。一种是航空炸弹,一种是火焰喷射器。这些化学燃烧剂,一旦的被点燃,就可能燃烧很长时间。如果飞溅到人的身上的凝固汽油就像猪油膏一样,附着在人体上燃烧水泼不灭,沙子也没用,越打滚火越大。这个时候最好的办法,就是立刻脱掉被点燃的棉服棉裤,这时如果打了绑腿反而成为累赘,复杂的绑腿不易脱去,很容易把全身都引燃。
这在学习波波沙的志愿军在当时那个医疗条件简陋的战场上,凝固汽油弹在人体上留下的烧伤不但难以治愈,还容易引起中毒留下疤痕或皮肤溃烂,严重的甚至要截肢,这些都是士兵们用血淋漓的教训总结出的经验。所以志愿军遇到美军没多久,就索性取消了打绑腿这一传统习惯,免得被“巴倒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