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了解一下什么是静脉曲张
静脉曲张是指由于血液淤滞、静脉管壁薄弱等因素,导致的静脉迂曲、扩张。身体多个部位的静脉均可发生曲张,比如痔疮其实就是一种静脉曲张,临床可见的还有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精索静脉曲张及腹壁静脉曲张等等。静脉曲张最常发生的部位在下肢。值得强调的是,静脉曲张本身可能是其他病变的继发表现,如腔静脉闭塞等,静脉曲张不仅是血管蚯蚓状曲张,还会造成很多身体不适的地方。静脉曲张不仅影响腿部的美观,对走路的影响也是极大的。
静脉曲张的症状
刚开始一般表现为毛细血管扩张,网状静脉扩张,严格说它们都不是真正的静脉曲张。在站立位时腿部可见弯曲增粗的表浅静脉血管,高出皮肤,在腿部抬高或平卧后可消失。常有小腿酸胀、易疲劳等不适感觉,此期是治疗最佳时期。如果不重视,没有及时治疗,曲张血管增多,小腿开始出现水肿,以站立过久或劳累后较明显,晨起时水肿可消退。患肢常比对侧腿增粗,一些患者还出现皮肤搔痒,严重者呈现湿疹、瘀积性皮炎等皮肤病变。严重时血管内血液瘀积过多,静脉压力明显增高,使一部分血液成分渗透至血管外的皮肤及皮下组织,造成局部皮肤发红,变紫,直至发黑,并且失去弹性而变硬。甚至发黑变硬的皮肤在外力作用下发生破溃,很难自愈,严重影响工作与生活。
静脉壁薄弱或静脉瓣膜功能缺陷,造成瓣膜缺失或发育不全。因此静脉壁易于扩张,近端静脉瓣膜闭锁不全使血液倒流,进一步影响其属支,最终造成静脉曲张。长期站立是造成下肢静脉曲张的重要因素。血柱垂直的重力对下肢静脉压力增大,同时回流可以直接造成大隐静脉瓣膜破坏,因此大隐静脉曲张多见于长期站立的劳动者。另外,老年也是发生静脉曲张的常见人群。因为老年血管发生老化,血管壁也开始变薄。各项身体机能下降,下肢静脉血管壁弹性、韧性下降,也容易造成静脉曲张的发生。由于工作的原因,导致血液长时间的淤积在下肢,不能正常的回流也会引发下肢静脉曲张。
如何减轻静脉曲张的症状
多活动身体:在刚发生静脉曲张时,就不要长久站立,也不要久坐不动,而要经常变换体位休息
使用弹力绷带等:每天起床后穿上高弹力尼龙袜或在小腿缠上弹力绷带。可减轻静脉曲张的症状,也可避免磕碰等外伤造成的出血及感染。
睡觉时垫高双腿:睡眠时用枕头垫高双腿,促使静脉血回流;避免用过冷或过热的水洗澡,与体温相同的水最为适宜。
避免受伤:静脉曲张形成静脉结节后管壁较薄,常与萎缩的皮肤相粘连,轻度损伤即引起破裂出血,不易止住。
不要久站久坐:患者要避免久站、久立,防止下肢负重。对于教师、售货员等长时间站立的人,一旦出现静脉曲张,要及早应对,以免加重病情。
及时治疗:大多数的静脉曲张保健与预防是最重要的。若静脉曲张严重时则容易产生反覆溃疡、感染和出血的现象,所以好的方式还是及时治愈,如舒静通。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