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曲张是一种较常见的疾病,此病不仅影响日常生活和美观,不积极治疗还会出现严重的并发症。下肢静脉曲张是由于大隐静脉瓣膜功能不全、静脉阻塞、肌肉泵功能障碍导致的下肢静脉血液倒灌、回流障碍,病变早期可无任何不适,随着病变的进展,临床表现为小腿浅静脉隆起、迂曲如蚯蚓状、成团,下肢长时间站立后酸胀、沉重、疼痛、乏力,还有因皮肤营养不良而出现的皮肤萎缩、瘙痒、脱屑、皮肤色素沉着。如果不积极治疗还可并发血栓性静脉炎、湿疹或溃疡甚至曲张静脉破裂出血。
造成下肢静脉曲张的病因有遗传相关的先天因素,而久站、久立、重体力劳动、妊娠和习惯性便秘等后天因素也能形成静脉瓣膜缺陷、静脉壁薄弱和浅静脉内压力持续增高,最终导致下肢静脉曲张。
下肢静脉曲张早期是没有任何症状的,即使腿上一些血管开始出现了像小蚯蚓一样的迂曲隆起,由于进展缓慢,最初也没有疼痛等症状出现,不少人往往会不当回事,所以很容易被忽视。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下肢淤血情况的加重,出现下肢肿胀、酸痛、乏力,影响到正常生活和工作,浅表静脉会进一步曲张并形成静脉团,大部分患者因小腿皮肤组织营养障碍会出现皮肤色素沉着、皮肤颜色变黑、淤积性皮炎、毛细血管炎,这个病变过程往往也是不可逆的。倘若因皮肤瘙痒的搔抓引发皮肤破损感染,就可能会并发湿疹、溃疡,经久不愈,如果溃疡反复发作还有出血、癌变的可能!有些并发血栓性静脉炎甚至深静脉血栓,若血栓脱落,栓子随血液循环可能导致肺栓塞而危及生命!因此,出现下肢静脉曲张时,我们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因为疾病一旦发展,易导致严重的后果。那么,出现下肢静脉曲张该如何治疗呢?
关于下肢静脉曲张的治疗,应先通过大隐静脉瓣膜功能试验、深静脉通畅试验、交通静脉瓣膜功能试验等特殊辅助检查或下肢静脉造影、血管超声等有效的检查手段,明确病因后参考下肢慢性静脉性疾病CEAP分类法按照严重程度将下肢静脉曲张进行分级,这样根据疾病的临床分期制定不同的治疗方法。随着医学的不断进步,目前也有多种手段治疗下肢静脉曲张,手术治疗不是唯一选择。
对于病变局限、程度较轻、因体质虚弱而手术耐受力差的患者,在避免久站、久坐,间歇抬高患侧肢体的基础上穿弹力袜或者使用弹力绷带进行压力控制,也可口服增强静脉张力性、改善静脉回流的静脉活性药物,如地奥司明片、七叶皂苷钠片。对于膝关节以下的单纯性病变,采用血管内硬化剂注射的方式,通过硬化剂与静脉内皮接触,使血管内局部炎性粘连,从而实现充盈的静脉闭塞,常用硬化剂有:5%鱼肝油酸钠、5%油酸-乙醇钠、1%~3%硫酸十四烷基钠。需要注意的是,药物治疗对胎儿、婴儿存在一定的风险,妊娠、哺乳期的妇女需谨慎用药。
然而,手术疗法仍是处理下肢静脉曲张的根本疗法。如果临床症状和体征已经较为明显,在机体能够耐受的情况下,还是推荐选择手术治疗,符合适应证者可以首选微创手术。手术治疗主要是曲张静脉的结扎剥脱术,微创治疗主要包括激光腔内治疗、电凝术、腔内微波射频闭合术、静脉刨吸术和腔内硬化剂治疗。手术的选择要根据病情的不同和医生一同选择最合适的方案。
当然,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预防下肢静脉曲张的发生发展才是最为关键的。下肢静脉曲张的预防主要是加强静脉管壁、保护浅静脉!
来源:搜狐网
《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
.11.19
如果您觉得文章还不错,就点击右上角按钮选择发送给朋友或者分享到朋友圈。